Google
Visit The Uyghur Web Site - UyghurWeb.com

Monday, December 31, 2007

维吾尔族弓箭文化浅论

维吾尔族 阿布拉江•穆罕穆德·乌迷德雅尔(硕士)
(喀什师范学院人文系)

内容提要:在维吾尔古典文学中有大量关于弓箭的记述与描写,这体现了弓箭在古代维吾尔族生活与艺术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对探寻古代维吾尔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有着 路标性的重要价值。本文根据维吾尔古典遗产中所描述的弓箭的情节对维吾尔族弓箭文化的历史足迹进行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维吾尔人、文学遗产、弓箭文化作者单位:新疆喀什师范学院人文系 弓箭是自原始社会起就被人类在生活及各种社会活动中广泛使用的,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最具有效率的生产和战斗武器,也是将人类从愚昧时代带入文明阶段的重要物质手段。 人类是在愚昧时代的高级阶段和文明时代的初期发明弓箭并开始使用的。原始部落最早发明的简陋的石箭,起初只是用于抵御猛兽或打猎,满足生活上的需要,后来也广泛用于其他社 会活动。因为随着人类社会后期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劳动已超越单纯的狩猎活动而趋向多样化。随着市场的形成,阶级和国家的出现,社会上各种人群之间的竞争加剧。各部落之间争夺的发生,使弓箭这个重要武器与人类的生死胜败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胜者显示实力的法宝。在这种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认识到弓箭的决定性作用和价值的先辈们把它看成是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对象。所以在历史上许多天子和勇士们认为打猎或作战行动能否取胜取决于弓箭这一法宝,在他们中间就产生了弓箭崇拜意识。 每个民族几乎都具有关于弓箭和弓箭民俗的神话、传说。原始文化学称:古代人按照太阳的形状发明了弓箭。处于狩猎生活阶段的原始人大都把太阳看成是最神圣的和战无不胜的狩猎者,因此他们把按照这一审美意识造出的弓箭,看作一轮正在冉冉升起光芒四射的太阳。考古学的成果对我国西北部使用突厥语的维吾尔人古代文化里,弓箭在历史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都有充分的表述。在新疆阿尔泰山和天山山麓的山洞里,吐鲁番,敦煌的古千佛洞里及托克孙县的潘吉热山上发现的箭石画像和石图里都有手持箭的人的画像或弓箭的图像。 维吾尔古典文学遗产中关于弓箭的描述也很引人注目。比如:在著名史诗《乌古斯可汗的传说》这部作品中,主人公乌古斯可汗以腰挂弓箭,在狩猎活动中大显身手的英雄面貌出现。史诗的后一部分又这样写到:乌古斯可汗的明哲的大臣吾鲁克•突尔克(ulugturk)梦中见到一张金弓和三支银箭。乌古斯可汗根据大臣的梦中之见,派自己的儿子们去打猎。在打猎的过程中,乌古斯可汗的大老婆所生的三个儿子,找回三支银箭交给了父亲①。就这样乌古斯可汗对儿子们的祝愿和自己的壮志都将通过弓箭实现。乌古斯可汗在行军开始前就对部下说:我当了你们的可汗。你们拿起盾和弓箭随我征战让族标成为我们的福兆。让苍狼作为我们的战斗口号让我们的铁矛像森林一样。让野马奔驰在我们的猎场让河水在我们的土地上奔流。让太阳作旗帜,蓝天作庐帐②。 在这些诗行里最先出现的是弓箭。从此,乌古斯可汗率领武装骑兵出军四边,征服其他部落。作品的结尾部分也这样写到:乌古斯可汗将其儿子们找回来的预兆性的弓和箭作为宝贵遗产分给了儿子们。《乌古斯可汗的传说》中有关弓箭的这种象征性的故事情节与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和《奥得塞》等史诗中神话勇士的战斗武器以及印度的《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史诗中的大勇士们用太阳神赏赐的宝剑与对手搏斗,显示其身手不凡等神奇的故事情节一样,具有很高的象征性和审美价值。 我们的先辈把弓箭神圣化的传统在维吾尔族民间传说《巴特尔天子》中也比较集中地表现出来。这部传说称:匈奴王子巴特尔从约齐(大月氏)国逃回后,为了战胜对手发明了具有特殊功能的有响弓箭,同时依靠这支弓箭取得了政权③。《巴特尔天子》中的箭的形象被描绘成勇气、运气和获取胜利的重要手段。 维吾尔族11世纪著名学者麻赫穆德•喀什葛里在他所著的《突厥语大词典》中谈到有关“维吾尔”词源时,特意列举了一个与弓箭有关的传说。传说中说:皇帝伊斯坎德尔(公元前356一323)周游到突厥邦时,突厥(维吾尔)可汗派出有四千弓箭手的骑兵队,这些弓箭手站立于马上,无论向前或者向后都能非常准确地射中目标,见到这支队伍高超的射箭技术,伊斯坎德尔十分敬佩维吾尔人,说他们的确勇敢,任何猎物都逃脱不了这些弓箭手。后来还说了一句:"Inan E Huz hurand依南哦胡孜胡然德)”,意为“他们是善于打猎,随时能找到自己的食物”。之后他与维吾尔人签定了条款,后来他所说的“胡孜胡尔”一同就变成了“维吾尔”。虽然这种说法不能完全解释“维吾尔”名称的来源,但这一历史情节能告诉我们古代维吾尔人关于弓箭的事迹。 把维吾尔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战斗生活、社会理想、信仰荣誉和审美意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把有关弓箭文化的这种传说和有关弓箭的艺术作品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民俗文化作对比,她有着区别于别的民族的深刻的思想层次、深刻的民族渊源和历史延续性。 从考古出土文物来看,维吾尔人在旧石器时代的后期就发明和使用弓箭。从尉犁地区楼兰古城的西北部到其西南部的库力比西古城遗址和哈密七口井废墟等地都发现了石箭和箭头。若羌县境内的古楼兰陵墓出土的“楼兰之美”陵中发现了金属箭头。这些证明,维吾尔人的弓箭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先辈们至少在4000年前,就结束了用石箭和木制弓箭的时期,广泛地使用金属箭。 体现维吾尔人古氏族时期生命活动的题为《艾尔格纳昆》的史诗就描绘了古代生活在阿尔泰山山麓的东图拉(tura)部落(有时称突兰或敕勒)自图腾主义和氏族主义社会时期起就用矿石炼铁的生活经历。这里有关提炼金属的事实,为我们提供了有关维吾尔人制造金属弓箭的某些信息。 弓箭的产生及其逐步更新是人类文明史中自发明火以后创造的第二个奇迹。它在古代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功能是其他任何生产工具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在生活中广泛和有效地使用弓箭,使我们的先辈们将弓箭这个独特的工具看成是生命力和胜利的象征,是神奇力量的载体。这种弓箭神圣观在维吾尔人古代文化遗产、艺术宝库以及风俗习惯和政权观中一直有所表现。维吾尔人古代弓箭在我们祖辈文明史中的作用在其他方面也有所表现。根据《巴特尔天子》传说中有关于响弓箭的描述,随着箭从弓中射出,便会产生一种急促的响声(空气波所产生的声音),我们的先辈们把这种声音警示看成是自己弓箭的神奇功能。这样,古代维吾尔人从弓弦发声认识到细小物体的振动波中可产生自然和谐的声音这一自然规律,发明了原始的拨弦乐器。从发明学的观点来看,任何一种发明都是从生活中某种偶然现象所得到的启示中开始的。通过作为维吾尔人神圣武器的弓箭的启示产生的乐器及其后发展出的多种形式对维吾尔人音乐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相比,弹拨乐器种类和形式的多样化,传统乐器和乐曲的丰富多彩及民众活泼开朗、偏爱艺术是维吾尔人特有的文化特点之一。总的来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于我国西北地区的维吾尔人民形成了丰富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文化现象表现于他们的古代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勤劳和富有创造性的维吾尔族先辈们的弓箭文化渗透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以各种形式和方法在他们的生活、精神信仰、民俗文化和文学艺术遗产中表现出来。对这种具有历史延续性和民族独特性的课题进行研究,并将它进一步深入、科学地阐释,将成为当前维吾尔人类学和文化学的历史使命和研究趋势。注释:①克由木霍加等著《古代维吾尔文献选》(维吾尔文版),第128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②海来提江;}(维吾尔古代文学研究》(汉文版),第47页,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③瓦依提江等著《维吾尔古典文学初谈》(维吾尔文版),第68页,民族出版杜1987年版。主要参考资料:(1)图尔孙、阿尤普等编《乌古斯传》民族出版社北京1980年维吾尔文版。(2)超孟子(日本)《科学之史》民族出版社、北京1990年维吾尔文版。(3)阿、热合曼《丝绸之路上的神话传说》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维吾尔文版。 本论文发表于《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From: www.kashghari.com/zh-cn

Saturday, December 29, 2007

新疆的节日

新疆的主要节日是伊斯兰教的盛大节日肉孜节和古尔邦节。
肉孜节 又称开斋节,每年回历九月是穆斯林的斋月,在此期间,他们只在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后进食,白天禁止任何饮食,这种斋戒一直持续到开斋日之后,要连续庆祝三天。
古尔邦节 又称宰牲节,相传真主安拉曾命令先知易卜拉欣宰杀儿子献祭,忠诚的易卜拉欣听从真主的命令准备杀子,此时真主命他以羊代子。这一天是肉孜节后的70天,即回历12月10日,人们将这天定为宰牺节。在这些节日里,穆斯林们都要沐浴整装去清真寺做礼拜,还要走亲访友,杀羊烹肉款待客人,进行各种娱乐活动,场面十分热闹。   此外,新疆还有藏传佛教的麦德尔节、塔吉克族的灯节和播种节、锡伯族的西迁节等等

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使用的历法,分太阳历和太阴历,太阳历用于农耕,一年365天或者366天,与公历基本相同。太阴历用于教事,一年354天或者355天,跟四季的轮回总相差十来天。先知穆罕默德入主麦地那的第二天(公元622年7月16日)为伊斯兰教历的元年元旦,古尔邦节是宗教节日,在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肉孜节在斋月结束后的第二天、古尔邦节前七十天。由于古尔邦节与肉孜节的日期与公历之间的差异,使这些年节有时候是在冬天,有时候却又是夏天。季节不同,节庆的色彩也不同,这就使得年节也异常的多彩。 临近古尔邦节的时候,家家户户的主妇就忙碌起来了,她们要制作大量的油炸馓子和各种精美点心,为节日期间来家里贺节的亲朋好友和远方的来客准备好充足的美食。盛大的节日也是主妇们的手艺与持家德行的大展示和大竞赛。 古尔邦为阿拉伯语,意为“牺牲”、“献牲”,故回族学者将古尔邦节意译为宰性节,也有译为“忠孝节”的。该节起源于一个伊斯兰教故事:真主为了考验先知伊卜拉欣的忠诚,在夜里降梦给伊卜拉欣,叫伊卜拉欣宰杀自己的儿子献祭。伊卜拉欣毫不犹豫地照办了。在他要用刀子害断亲生儿子伊斯玛仪的喉管时,真主便派使者用一只黑头绵羊替代了伊斯玛仪。因为有此渊源,在过古尔邦节的时候每户穆斯林都得至少宰杀一只羊,有的还宰牛、骆驼、马(萨克族与柯尔克孜族),家里实在太穷的也得宰杀一只鸡。但是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现在的城市穆斯林只好在市场上购买宰杀好的牛羊肉了。古尔邦节期间大家都要相互串门贺节,每到一户,主人必会为客人端上来一盘清炖大块羊肉,而客人即吃得再饱,也得尝尝主人家的羊肉。亲朋好友相聚,视歌舞为饭食的新疆各民族人民,就会弹起琴,唱起歌,跳起舞,到处是一派欢乐的景象。 大聚礼之后,各家各户都要到墓地去祈祷,怀并祝福死去的亲人。 古尔邦节这一天清晨的礼拜,是一年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礼拜,所有的成年男人都得去当地的礼拜寺参加聚礼,场面蔚为壮观。最著名的有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大寺前的大聚礼,聚礼之后,乐师们登上艾提尕尔清真大寺的门顶,敲起纳格拉(铁壳鼓),吹起苏奈依(唢呐),大寺前广场上的男子们就跳起了热情奔放的舞

维吾尔民族乐器

维吾尔民间乐器品种多、制作美、着色好、音质悦耳。在民间较为广泛使用的乐器主要有:  弹布尔:其声铿锵、悦耳,十分独特。弹布尔常用作独奏乐器,在家庆宴乐中与热瓦甫、手鼓等乐器组台,为歌舞伴奏。  都塔尔:是维吾尔族民间唯一的指弹弦乐器—。这种乐器音色柔美,可独奏,也可与手鼓一起为歌舞伴奏。  热瓦甫:是维吾尔、塔吉克和乌孜别克等少数民族所喜爱的弹拨乐器,比较普及。弹奏时左手握颈斜滑走弦,右手持牛角片或竹片弹拨演奏。  达卜:汉语称手鼓,是维吾尔族民间广泛使用的古老的打击乐。为合奏和伴奏不可缺少的乐器,它声音脆亮,在乐队中起着统一节奏和速度的作用。它是波斯阿拉伯文化东传的产物之一。  纳格拉:是以木槌敲击演奏的乐器,汉语称铁鼓。主要用于盛大节日和婚礼。它与唢呐相配合,创造出一种欢快喜悦的气氛,令人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红铜器:是喀什重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它历史悠久,别具特色。  其主要种类有:盛水用的阿卜吐勒(手壶)、接水用的其拉布其(盆)、盛饭用的里干(盘)等等。喀什红铜器制做工艺高超,造型美观大方,图案纹饰秀丽,具有显著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不仅是良好的生活用品,而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来源:http://www.kashghari.com/zh-cn/

Tuesday, December 25, 2007

察哈台维吾尔语(中央民族大学)

教学大纲
中央民族大学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察哈台维吾尔语二、学时学分   36学时,2学分三、开课对象  本科生,研究生四、课程类别  必修五、课程目的与任务本课程主要讲授察哈台维吾尔语的基本语法、适用范围以及社会意义等。首先,以历史语言学的角度,介绍察哈台维吾尔语的形成过程、使用时间以及历史作用。其次,以使用语言学的角度来解释,当今学习并研究该语言的现实意义等。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让学生掌握14世纪初至20世纪上半叶期间,维吾尔等民族使用过的察哈台维吾尔语的基本语法,书写规则以及构词特点,以便达到能阅读并解释察哈台维文文献的水平。察哈台维吾尔语是古代维吾尔语在伊斯兰文化时代的继续,是现代维吾尔语的基础,是维吾尔族语言文化史上,使用时间最长、产生文献最多的语言。在现代维吾尔语中,察哈台维吾尔语的残存非常多,当代维吾尔族人正在使用的有关宗教、文学以及民俗的很多词汇,只能在察哈台维语语法的帮助下,才能得到最透彻的解释。因此,通过学习,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学好察哈台维吾尔语,才能够真正了解到现代维吾尔语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以便提高他们运用现代维吾尔语的能力,是该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六、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第一章,引论。重点讲授察哈台维语尔语的由来。第二章,重点讲授察哈台维吾尔语与古代维吾尔语的关系。第三章,重点讲授察哈台维吾尔语与当时的维语口语的关系。第四章,重点讲授当今学习并研究察哈台维吾尔语的实际意义。第五章,重点讲授察哈台维语的语法特点。 第六章,介绍察哈台维吾尔语文献概貌。第七章,察哈台维吾尔语文献选读。教学要求: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要求同学们掌握到,在14世纪初至20世纪上半叶期间,维吾尔等民族使用过的察哈台维吾尔语的基本语法,书写规则以及构词特点,以便达到能阅读并解释察哈台维吾尔文文献的水平。七、学时分配表1、引论:2学时  2、察哈台维吾尔语与古代维吾尔语的关系:2学时3、察哈台维语与当时的维语口语的关系:2学时4、当今学习并研究察哈台维语的实际意义:2学时5、察哈台维语的语法特点语音:(1)察哈台维文字母表及正字法:3- 4学时(2)元音,辅音及其在文字中的表现:2学时 (3)语音和谐,语音脱落及语音变化现象:3-4学时词法:(1)名词及其格范畴:4-5学时 (2)形容词,代词:4-5学时(3)副词,数量词:2学时(4)动词:4-5学时(5)虚词:2学时句法:3-4学时八、作业与考核方式 每周六一次口头完成的作业,期末写一篇论文,并进行笔试。九、课程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察哈台维吾尔语通论》,民族出版社,2004年

央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学系察哈台维吾尔语课程介绍

察哈台维吾尔语,是指从14世纪至20世纪中叶,维吾尔族人使用过的语言。它实际上是古代维吾尔语在伊斯兰文化时代的继续,是维吾尔族人信仰伊斯兰教后的一千多年里,吸收大量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成分而形成的近古代语言。同时,它又是现代维吾尔语的基础。这就是说,当今维吾尔语中,正在使用的所有词汇及语言因素无一不是经过察哈台维吾尔语时代的筛选而来的。因此,学习并深入研究察哈台维吾尔语,对研究现代维吾尔语的形成及发展过程起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维吾尔语言文学系非常重视察哈台维吾尔语课的教学。在整个维吾尔语专业的教学当中,察哈台维吾尔语课的教学分量是相当重要的。 一流的课程应有一流的教材。课程负责人阿布都鲁甫教授编著的教材《察哈台维吾尔语通论》较好地涵盖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该教材共分3部,7章,22节,约30万字。以下是该教材的主要章节目录:第一部:察哈台维吾尔语概论:第一章,关于察哈台维吾尔语在古代维吾尔语的基础上形成的问题;第二章,察哈台维吾尔语时代的文学语言与口语的关系;第三章,当今学习和研究察哈台维吾尔语的实际意义。 第二部:察哈台维吾尔语语法:第一章,语音。第一节,察哈台维吾尔语文字、辅助符号及其运用;辅音及其表现;元音及其表现;长元音及其表现;第二节,附加成分及其手抄本中的书写;第三节,察哈台维吾尔语中的第25个辅音[ ];第四节,察哈台维吾尔语中的语音和谐;元音和谐;辅音和谐;第五节,语音的变化:元音的变化;辅音的变化;第六节,语音的脱落:元音脱落;辅音脱落;第七节,语音的增音现象;第八节,语音的换位现象;第二章,形态学。第一节,名词:名词的数范畴;名词的单数和复数;名词的双数形式;双数和复数名词的使用特点;第二节,名词的格范畴:主格;属格;向格;宾格;从格;位格;范围格;形似格;界限格;量似格;呼格;工具格;原因格;名次中的代子母n;代子母n和指示代词的一起用法;代子母n和第三人成领属格附加成分的用法;名词的副词化现象;名词作谓语及其特点;方位名词;造名词的词缀;第二节,形容词:形容词级范畴;原级;减弱级;加强级;指小表爱级;最高级;重叠形容词;对偶形容词;同一对偶形容词;反义对偶形容词;形容词作名词用;形容词作副词用;造形容词的词缀;第三节,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指近代词;指远代词;反身代词;集合代词;确定代词;不定代词;否定代词; 疑问代词;第四节,副词:时间副词;地点副词;程度副词;状态副词;副词化的词语;造副词的词缀;第五节,数词:基本数词和复合数词;数词的形态分类:基数词;序数词;约数词;份数词;分配数词;人称数词;第六节,动词:动词种类:单纯动词;派生动词;复合动词;动词的静词形式:动名词;形动词;副动词;目的动词;动词的《时》范畴:过去时;宽时;现在--将来时;动词的《式》范畴:条件式;愿望式;祈使式;必须式;可能式;第七节,虚词:连词:并列连词;选择连词;原因连词;结果连词;深化连词;转折连词;强调连词;概括连词;解说连词;后置词;感叹词;第八节,语气词:感叹语气词;指示语气词;答复语气词。第三章,句法。第一节,词组:名词性词组:同位词组;偏正词组;伊扎菲词组:阿拉伯语伊扎菲词组;波斯语伊扎菲词组;动词性词组:动名词组;形动词组;副动词组;助动词组;第二节,句子及其种类:按句子结构分类:单句;复句:条件复句;补充复句;带连词的复句;按谓语分类:动词句:单纯动词句;复合动词句;派生动词句;名词句;按谓语的位置分类:正常句;倒装句;按句义分类: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祈使句;第三节,多主语,多谓语的复杂句; 第三部:手抄本样品及其它:回历历算法;把公历变成回历的公式;把回历变成公历的公式;摘自手抄本名著《伊米德史》片断,共136页(手抄本原文257-395页)。 总而言之,这部《察哈台维吾尔语通论》,是作者在近30年的教学与学习实践中,在反复阅读上百万字的手抄本原文的基础上,把普通语言学理论与察哈台维吾尔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而写成的。作为教材使用,同学们以及同行们普遍认为,陈述详细全面,论证扎实可信,例子丰富多彩,理论和实践结合得非常恰当,很好地涵盖了察哈台语课程的内容,是一部优秀的精品教材。 察哈台维吾尔语课开课已经30周年,经过维吾尔语言文学系及课程主讲教师们的不断努力,该课程已成为维吾尔语言文学系的一门特色课程。其教学质量和效果达到了全国领先的水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到中央民族大学来求学深造。--------------------------------------------------------------------------------课程责任人:阿布都鲁甫教授博士,中国权威的察哈台维吾尔语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阿布都鲁甫教授察哈台语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目录如下。 1- 专著:《察哈台语》(与哈米提·铁木尔教授合著)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1986年。 该专著1989年荣获国家民委颁发的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维吾尔语词汇学》 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 1995年。该专著1996年荣获北京市级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1997年荣获第三届全国民族图书三等奖。 《察哈台维吾尔语通论》 民族出版社2004年。 该书为教材的课程《察哈台维吾尔语》2006年荣获北京市及精品课程 《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原文歌词集》民族出版社2005年2- 《纳瓦依两种语言之辩》(与哈米提·铁木尔教授合作)民族出版社1988年。3- 《从〈两种语言之辩〉到〈双语教育〉》《新疆文化》杂志2002年6期。4- 《察哈台维吾尔语研究文集》 民族出版社 1993年。1- 专著:《察哈台语》(与哈米提·铁木尔教授合著)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1986年。 该专著1989年荣获国家民委颁发的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维吾尔语词汇学》 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 1995年。该专著1996年荣获北京市级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1997年荣获第三届全国民族图书三等奖。 2 – 《察哈台维吾尔语通论》 民族出版社2004年。 该书为教材的课程《察哈台维吾尔语》2006年荣获北京市及精品课程 《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原文歌词集》民族出版社2005年2- 《纳瓦依两种语言之辩》(与哈米提·铁木尔教授合作)民族出版社1988年。3- 《从〈两种语言之辩〉到〈双语教育〉》《新疆文化》杂志2002年6期。4- 《察哈台维吾尔语研究文集》 民族出版社 1993年。 摘自:http://www.uighurbiz.cn/EDU/MZJY/200611/2568.html

http://www.kashghari.com/zh-cn/viewthread.php?tid=75&extra=page%3D1

Sunday, December 2, 2007

What's Google?

"What's Google?"
Regarding Daniel's point on child poverty and the promise the internet has for linking kids to a world that'd otherwise remain inaccessible, I want to tell a quick story. Grant, one of my closest friends, works with Amnesty International going into urban areas of Chicago and teaching the students about human rights. A recent lesson plan of his focused on Abu Ghraib and American attitudes towards torture. Towards the end of the lesson he noted that further pictures, documents and information could be found on Google. One student raised his hand and, not joking, said:
"What's a google?"
He wasn't the only one in the class not to know. We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sweeping through our lives has, to some degree or another, rippled into every crevice of America. It hasn't. And while modems aren't a silver bullet to poverty and despair, they do provide those hoping for a better life but sequestered in an impoverished one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tap into worlds beyond what they know. Using the net, you can look at colleges, e-mail admissions officers, read blogs, scan the news, meet new people, read new things, and on and on. Will everyone use the computer for that purpose? Of course not, most will hone in on the porn. But for those who do want to expand their horizons, giving them that opportunity is a moral imperative.

from: http://ezraklein.typepad.com/blog/2005/04/whats_google.html